selective musitm
Canada,  Education,  Family

小孩不打招呼、不叫人是不受教?
孩子克服「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經驗分享

其實我之前還滿猶豫要不要把這一件事情分享出來..
溫哥華島是個對於小孩都很友善的島,所以即使我兒子有輕度選擇性緘默症(以下統稱選緘),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遭遇過任何不友善的對待。

隨著孩子漸漸在學校開口說話,
我想應該可以將這段期間如何陪伴他逐漸克服選緘的方法分享出來。

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讓更多的小孩可以不用因為被誤解,而沮喪。
讓更多的小孩可以因為,被發現是選緘,接受早期治療而獲得改善。

2周前,我帶兒子去看了一位眼科醫生,因為醫生態度太不友善
我兒子無法直接跟他對談,
醫生用很嚴肅且不友善的態度說:
If he can not talk, I can not see him. He needs to communicate with me.
雖然我很想馬上走人,但我想我應該跟醫生解釋一下,
經過我跟醫生解釋並說明以nonverbal 跟我兒子溝通後,
繼續看診(雖然醫生態度還是沒有很好)

這還是我第一次體認到,要是我是在對特殊孩童較不包容的社會下,
父母的壓力會有多大,內心會有多挫折?(當然這位醫生列為永久拒絕往來)

而且我想既然我在這段期間,花了這麼多時間研究選緘資料,
如果能讓多一個人知道,並且以包然的心對待選緘小孩,
所以下定決心分享。

如果您是老師,尤其是幼稚園老師或國小老師,
希望您可以花時間了解一下什麼是選緘,
選緘的小孩在家裡可以正常說話,父母很難察覺異狀,
大多數小孩是在學校不開口說話,
所以如果老師可以察覺到這一些小孩,
進而讓選緘孩童接受診斷以及早期治療,您真的會拯救他們一生。


Photo by Anna Kolosyuk on Unsplash


因為接觸很多移民家庭而且在臉書移民社團上,常常會看到家長詢問,我的小孩X個月了,但是還不會說話等,這樣的問題在多語家庭上面很常見到,這個病症也是跟語言有關係,而且很容易被家長與老師忽略與誤解,我寫這一篇主要的目的是:

✔希望家長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

✔小孩延遲說話時間,有可能不是語言遲緩,是其他問題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狀(Selective mutism)?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講話都是正常的,甚至就像一般小孩一樣,在家裡很吵,
「但是到了不熟悉的環境或者學校,會因為焦慮而無法開口說話」
他沒有辦法回答老師問題,沒辦法跟同學討論,這樣的小孩並不是故意不說話,
而是因為焦慮無法開口。
選緘孩童,在很小的時候,你會發現在路上遇到的父母朋友,
孩子是無法叫阿姨叔叔的,那個時候可能只是認為他害羞,不受教,所以家長不會發現。

選緘孩童一般會在「3-8歲左右被診斷出來」,這段期間是孩子開始展開學校生活期間,
如果幸運遇到了解選緘的老師,會告知家長小孩在學校都不說話,
小孩確診後便開始接受語言治療或者心理諮商。
所以黃金治療期也是這個階段,如果不治療的話,
隨著年齡增長,部分孩子會因為不語導致的社交問題併發憂鬱症

逼迫選緘孩童開口加深他的焦慮,因此更無法開口,
嚴重的小孩甚至會有肢體僵硬問題,
我的兒子算是輕微的,在學校或者其他環境不開口外,
不會有肢體僵硬問題,反而體育比洋人強。


👀如何發現?

🔐我們在小孩4歲之前都住在東京,
小孩8個月由於我需要復職,便開始上日本保育園,
家裡是說中文,3歲之前小孩的確較少言,
過程當中,我也以為這應該是大雞慢啼(很大的錯誤),
除了確認他沒有自閉症、亞斯、智力等問題(那時候完全不知道沉默性緘默症),
保育園老師也認為可能是雙語關係,不用特別擔心。

🔐3歲以後,他確實是開始多話了。

🔐4歲
我們搬到加拿大,小孩直接到preschool 上課,全英文環境,
一剛開始,我們都認為小孩是因為換了新的語言,所以在學校不開口,
也多次跟學校老師確認,老師也認為他只是需要時間,
在這段期間,小孩在家裡中文說很多,表達能力也沒問題,
但在家裡幾乎不說英文,
所以我們真的認為是英文的問題導致他在學校不語。
剛開始進學校前三個月有出現眨眼狀況,看了眼科沒有問題,
當時沒有想到是心理影響生理。

🔐5歲
小孩開始在家裡講一大串的英文,
跟我洋人保母、到保母家玩,與保母家人對話完全沒問題,
但在學校還是不講話,老師問問題也不回答,
雖然期末報告中,老師有寫到他有講幾句話(整學期就那幾句),
老師也認為沒有問題,因為居住的地方都是洋人,
洋人老師或許沒遇過是移民而且都不說話的案例,
因此大家都認為小孩只是因為沒自信說英文,
此時沒有很大危機意識,除了我不知道選緘以外,
我推測老師應該也不了解選緘。

除了在學校以外,參加所有任何才藝課與暑假營隊,也都不說話,但是都很開心地去參加。

🔐5歲寒假
我帶他回台灣,與同年齡的表哥雖然一年只見一次面,
但可以用中文劈哩啪啦講一堆,姪子從小就是口齒伶俐的小孩,
吾兒可以講到姪子嫌他太吵請他閉嘴,而且也都會跟外公外婆講話,
所以直覺懷疑這是不是哪邊有問題?
而且發現家人以外的人跟他說話,等待他回答時,他會有緊張的感覺。


🔐請教加拿大媽媽社團上的語言治療師,
她就請我注意小孩是不是有選緘,該治療師傳給我很多網路資料,
我看了很多資料,其實心裡99%確定應該就是選緘。

Photo by Ben Wicks on Unsplash



治療過程

1.找家庭醫生,尋求轉介

家醫請我們再觀察,家醫認為小孩只是語言問題,
爸爸跟家醫都認為,不需要在現階段給小孩貼標籤。
媽媽不死心,不想要再等下去,堅持要找語言治療師,
經醫生介紹語言治療師,進行每周一次語言治療,
語言治療公司保險可以支付8成。

2.認為小孩是對說英文沒有自信
所以家裡改成我跟小孩說中文,爸爸跟小孩說英文。

3.小孩跟語言治療師會說話,但是在學校還是不語,經過約15次語言治療,
我們希望治療師可以到學校跟老師一起合作,此時治療師對於與老師合作意願興趣缺缺。

4.媽媽對於治療師這種態度很火大,想要換人,
所以尋求「Child and Youth Mental Health」政府單位幫忙,
對應窗口建議我安排心理諮商師給小孩,爸爸很反對找心理諮商,
認為這樣會讓小孩意識到自己是看心理諮商師,
但是諮詢時間很多都是透過遊戲的,
小孩根本不會知道語言治療師跟諮商師有何不同,
後來爸爸被我說服,我們找了一位藝術諮商師 (Art therapist)。

5.藝術諮商師透過美術以及遊戲跟小孩互動。

⭕語言治療+藝術諮商師並行

因為公司保險有補助語言治療,且藝術治療師也建議並行語言治療,
所以語言治療也同時進行。
藝術諮商師會主動提要跟學校老師合作,
並教老師在學校如何與我兒子相處。

6.新學年,學校換了校長與老師,本來很擔心小孩還要再重新適應。
但是新校長本身是移民後代,且有遇過選緘的學生,所以很理解,
也很幫忙,老師每天會抽時間跟吾兒說話。

⭕班級採取不強迫他開口,溝通使用nonverbal ,同學都很善良,理解他的狀況,
即使他不開口也會跟他玩,沒有霸凌行為,同學間也發展出nonverbal communication。

⭕放假日跟同學約playdates


7.這2個月孩子漸漸開始在學校開口,音樂老師甚至說他在課堂上話很多

這個路途有一點長,我們也摸索很久,我覺得吾兒幸運的地方是,
⭕ 我們這裡是個 「小學校」,班上就不到10個小朋友,

⭕ 「 島上小孩特別單純」,
加拿大哥倫比亞省任何特殊孩童(自閉症等),
都是要在一般班級就讀,
像加拿大自閉症兒童會由政府支助,
每位兒童有1位專門人員陪同上課,
全校有兩位自閉症兒童,所以小孩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相處,
應該已經感到很自在。

⭕ 「加拿大整體而言對特殊孩童是非常包容,平等對待」,
每位家長都很諒解,也會邀請playdates,從Preschool 到G2上課3年沒有被霸凌。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其他建議

1.選緘也會發生在單語家庭

雖然環境的轉換對他有部分影響,但是有選緘的小孩主要是因為個性本來就比較害羞,
容易焦慮,看了國內外很多例子,很多也都是單語家庭。

2.上學後3個月依然沉默要注意

如果您是教職人員,在班上有小孩開學後超過3個月都不說話,
請您一定要特別注意他是否有選緘的傾向。

3.不要害怕評估,最怕的是錯過

若是你的小孩到了兩歲還不太會說話,真的建議諮詢醫生,若如果有人跟你說怎麼辦,
我的小孩X個月了還不會說話,建議你可以用「你如果真的擔心,就去諮詢醫生」取代「別擔心拉,他只是大雞慢啼」之類的話,
因為有很多病症,其實我們都不知道,耽誤了孩子的早療,往後對孩子跟家長都是負擔。

4.陪孩子多嘗試不同興趣

📍因為學校完全沒有考試,沒作業,上課時間只到3點,又常放假,
媽媽自己想放空外,小孩在沒有我的陪伴下,可以自行參加活動,
所以我幫孩子規劃不少活動,
其中有包含才藝型:美術、音樂,
也有運動型:足球、籃球、帆船、游泳、溜冰、戶外求生。
(根據當學期開課時間、暑假來分別安排) 。

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來因為他的足球、美術、游泳比人家早先投入的原因,
比同學表現好,受到師長同學稱讚,增加他不少自信。

📍我有自行規定每天回家功課,所以無意間發現他喜歡數學,再加上比洋人多練習了一點,
所以他數學比班上同學好一些,而且還可以教同學,他對這部分還滿得意的。

如果上天真的把小孩的一扇窗關了,他肯定會再幫小孩開另一扇窗,
只不過家長就要多費心去找出那一扇窗在哪邊。

治療師跟學校的配合很重要,如果覺得治療師跟你tone 不合,就換人吧,搞不好會因禍得福!

班導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老師真的不願意配合,或是無法理解的話,那可能要尋求轉班,
不然小孩每天上學都是一種壓力。

5.父母共同陪伴孩子度過難關

通常爸爸都會覺得媽媽想太多,或者不願意支持,
但是我當初的想法是,
雖然我們沒有醫生確診他是選緘(因為醫生要我們等),
但我們朝著解決選緘的路去走,反正到頭來,花的就是錢,
錢再賺就有,但是我不想再錯過黃金治療期(之前誤信大雞晚啼)。
這條路很長,父母最好能夠一起度過,雖然先生也明白,
即使沒有他,我也可以處理所有一切,但我不想要爸爸只當個局外人,
因此有什麼資訊我就丟給爸爸看,與治療師的第一次會面,
我都推託我英文無法應付,久而久之,爸爸也越來越參與。

後來孩子開始說話後,爸爸也跟我道謝,說謝謝我當初的堅持與找各種方法。

6.善用學校資源

在加拿大部分公立學校都有駐校語言治療師&諮商師,
雖然每位小孩每周可分配到的時間有限,若有問題可以先諮詢他們。

7.父母態度要堅定有信心


在這一段治療的漫長過程中,或許會遇到不理解的班導或者合作不愉快的諮商師,
希望父母都可以堅定自己的立場,遇到不理解的班導,為了讓孩子不要在壓力環境下,
可以尋求轉班,不要委屈求全,要有信心可以找到理解孩子的老師。


選緘小孩在一個大班級,不友善的環境下容易被忽略,而且因為誤解而被霸凌的機會非常高,
根據台灣沉默緘默症協會的統計,99%的選緘小孩都被霸凌過。
若是沒有接受治療,
年齡大一點後,會因為社交問題,併發憂鬱症,
有些會有自殘行為,所以早療跟社會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在身邊有遇到選緘的孩童,請您一定要給予包容與理解。

參考資料

1.學齡前

在加拿大如果發現小孩有發展、語言上的問題,未入學Kindergarten,

可以諮詢當地「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https://www.cvcda.ca/

2.學齡後
可以諮詢當地 「Child and Youth Mental Health」

3.老師以及家長可以參考由
「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Selective Mutism Association of Taiwan」Youtube 頻道所提供的選緘資料


如何診斷選擇性緘默症 Ruth Perednik


如何和孩子討論選擇性緘默 Ruth Perednik


選擇性緘默症校園推廣3


邀請玩伴來家裡 Ruth Perednik



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選擇性緘默 Ruth Perednik
youtube link
shorturl.at/dAKN7


4.Anxiety BC Selective mutism

https://anxietycanada.com/disorders/selective-mutism/

未經本網站授權,請勿任意轉載或節錄此文章。

Featured image by Gabby Orcutt on UnSplash